如何做好校园招聘统筹?

六要素:人才发展战略、人才供应基地、校企关系经营、线路及时机规划、营销模式构建、高效的执行团队。

一 人才发展战略

首先考虑企业在当前行业的定位。例如华为、腾讯这种作为头部企业,必然是奔着最顶尖学校里面优秀学生去的;而浪潮、金蝶这类企业作为第二梯队选择,大概率是获取第二梯队学校里面的优秀学生。

其次考虑未来的人才发展需求,毕业生可以定位成科研攻坚力量、干部储备、劳动力输出中坚等,不同的定位对应不同的学生群体。

二 人才供应基地

没有固定合作及产出学校的,称之为游击队作战,有固定合作和产出的称之为集团军作战。作为校招负责人,必须考虑校招毕业生的供应基地及产能,组成合理的结构:量产基地+次产量基地+辅助生产基地。

三 校企关系经营

企业在学校宣传是否顺利,取决于老师是否支持你的工作,包括学校场地预定、宣讲会安排、日常的宣传,老师的一句肯定,胜过一百张传单。老师提供的信息,对你的行程安排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四 线路及时机规划

通常有几个路线:广州、武汉、长沙、南昌、江浙、东北、华北、山西、西安等,这些城市都是校招聚集地。校招时机很重要,尽量避免跟超强的企业撞车而导致自己颗粒无收。时机有三重考虑:一是自己校招节奏的安排,什么时候启动,什么时候预热,什么时候执行。二是出去的时机安排,包括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。三是学校学生的就业状态,有些学校的学生至少到了国庆节后才开始做简历。

五 营销模式构建

校招必须构建两类营销阵地:企业宣传阵地、线路宣传阵地。

企业宣传阵地可以是公众号、官网、简历中心。线路宣传阵地可以是QQ群,微信群。所有的信息都需进行归集、分析,包括前中后期的数据,再对标校招需求数、目标学校简历数等,评估我们宣传策略的有效性,并作出合理的调整。

六 高效的执行团队

这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。作为校招统筹和管理者,必须有严密的计划,关键的节点,明确的任务,并且要求执行团队必须及时反馈成果。例如:张三负责长沙的招聘,就必须对长沙的营销、简历数据、校企关系简历、面试谈薪等环节负责,并且及时提供数据,完成你安排的任务。一个松散的校招团队,是无法完成任务的。